logo

2025-08-27

美信助学结硕果!21名陕西受助学子金榜题名,公益力量点亮求学梦

分享到:

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,也是国家推进乡村振兴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。近日,陕西省延川、甘泉、宁强、蓝田四县教育局传来振奋人心的喜报:西安市美信助学公益慈善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美信慈善基金会”)长期资助的贫困学子中,有21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,用知识改写命运的同时,也为美信集团深耕五年的公益助学事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


190万元资助355名学子,五年坚守筑牢山区教育“希望防线”


回溯至2020年6月,美信慈善基金会应国家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正式启动“美信助学 圆梦未来”助学项目,将公益目光聚焦于陕西省内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山区县域。五年来,基金会始终秉持“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”的初心,在当地教育部门的鼎力支持下,美信慈善基金会深入延川、甘泉、宁强、蓝田四县的乡村学校,通过实地走访、家庭调研等方式,精准筛选出35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,截至目前该助学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190万元,已有80名山区贫困学子在该助学项目的帮助下圆梦大学。

考生合影.jpg

“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单亲家庭、留守儿童家庭或因病致贫家庭,小小年纪就面临生活重压,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全学段帮扶的计划。”美信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张军在采访中介绍,以今年蓝田站为例,基金会联合当地教育部门遴选28名小学生、17名初中生、10名高中生共55人作为资助对象,分别按照每人每年1500元、1800元、2100元的标准提供资助,帮扶将持续至学生考入大学;而学生一旦金榜题名,当年还可获得3000—5000元一次性奖励金。“等他们走进大学校园,就度过了最需要帮扶的阶段,后续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,还可以通过其他国家帮扶计划获得救助,我们要做的,就是帮他们稳稳走过求学爬坡期。”


除了资金支持,基金会还建立了跟踪帮扶机制,工作人员定期与受助学生、班主任沟通,既要关注学业进度,更要呵护心理健康,而这份“陪伴式帮扶”,也让不少原本内向自卑的孩子逐渐开朗,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
 

21 份录取通知书背后,是爱心托举的 “逆袭人生”

 

今年8月,随着全国高校录取工作陆续收尾,延川、甘泉、宁强、蓝田四县教育局相继向美信基金会发来喜报:25 名曾受基金会资助的高考学子中,21人成功考取心仪院校,包括浙江理工大学、湘潭大学、长春理工大学、西安医学院等,他们选择的专业涵盖电力、医学、自动化工程、语言学等多个领域,未来将在不同赛道追逐梦想;而对于准备复读的学生,基金会将继续提供资助。


录取通知书部分展示.jpg 

“如果没有美信基金会的帮助,我可能早就被生活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,更没法心无旁骛地备战高考。”来自延川县的受助学子梅若楠,如今已收到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的录取通知书,提及求学历程,他满是感激,“谢谢美信集团帮我推开了大学的大门,未来我会踏实读书,学好专业知识,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更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帮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实现求学梦。”


为了给这些准大学生送上“开学礼”,美信基金会第一时间筹备了“助学大礼包”:为21名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受助学子每人送上了专属行李箱,同时依据高考成绩发放 3000—5000元奖学金,用于覆盖大学初期的生活与学习开支。


从助学到赋能美信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动能

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发展,先后出台《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《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》等政策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公益,补齐乡村教育短板。美信集团作为本土企业,通过成立基金会开展助学行动,正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,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。

 

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,反哺社会、助力乡村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美信集团董事长牛俊通表示,未来集团将继续以美信慈善基金会为核心载体,一方面扩大助学覆盖面,让更多山区的贫困学生受益;另一方面优化帮扶模式,推动教育扶贫向“人才振兴”升级。“我们计划探索助学+就业联动机制,等受助学子完成学业后,为他们提供实习、就业机会,让他们既能通过教育改变个人命运,也能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。”

 

据了解,截至目前,美信基金会已形成“资助+陪伴+赋能”的立体助学模式,除了资金与物资支持,还计划联合学校帮助山区孩子拓宽视野、提升综合能力。未来,随着公益版图的不断扩大,这份来自美信集团的爱心力量,将点亮更多山区学子的求学梦,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